一、资格要求 当前,审核员管理归口单位是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CCAA发布的新版《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自2015年3月20日起正式实施,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的通用要求作了如下规定: 1、高等教育专业学科要求 适宜的高等教育经历专业学科包括:食品科学与技术、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制糖工程、粮油加工、生物科学、发酵工程、农学与植保、畜牧与兽医、水产养殖、渔业科学与技术、医学与营养学、化学工程与制药等。 2、专业工作经历要求 2.1适宜的食品安全管理专业工作经历包括: ----食品生产、加工的工艺管理、质量管理、或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经历; ----食品卫生管理、食品检验工作经历; ----食品安全教学、科研与开发工作经历; ----食品安全、卫生执法领域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经历; ----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经历。 2.2非专业学科的申请人,应具有15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历及相应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3、知识与技能要求 3.1实习审核员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3.1.1管理体系审核 a)理解GB/T19011标准第3、4章及第6章6.3和6.4的内容; b)理解ISO/IEC1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的目的、意图以及第9章的部分内容。 3.1.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a)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发展概况; c)理解GB/T22000标准每项条款的内容和要求; d)理解GB/T22000标准中的术语; e)理解食品安全管理原理及其运用; f)了解用于文件、数据和记录的授权、安全、发放、控制的信息系统和技术; g)了解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具及其运用(如危害分析、判断树、风险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等)。 3.1.3食品安全领域专业知识 a)理解食品安全管理知识 1)食品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术语; 2)HACCP原理、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及评价技术; 3)包括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 4)相关行业类别(见附录A)的前提方案(PRPs); 5)特定种类(见附录A)的产品、(欢迎关注CHINA-HACCP)过程和操作; 6)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及影响控制措施评价的因素; 7)控制措施在食品组织中的应用。 b)理解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 1)食品科学和技术术语; 2)食品分类知识; 3)食品工艺及其特性; 4)食品卫生控制程序; 5)食品工厂设计、布局原则,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 6)食品安全危害(分类及其在不同产品、过程中的存在); 7)食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技术、常用检验方法和设备; 8)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技术要求。 3.1.4法律法规 a)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与管理体系和审核活动有关的要求; b)理解食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c)了解国家认证认可法规、规章要求和国家认证认可体系 d)了解国际条约和公约、合同和协议等; e)了解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 3.2审核员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3.2.1管理体系审核 a)掌握GB/T19011标准第3、4、6章及第5章5.4.2,5.4.4的要求,并能在审核实践中应用; b)掌握GB/T19011标准附录B的内容,并能在审核实践中应用; c)了解国家认证认可制度,掌握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和程序及相关标准; d)掌握ISO/IEC17021第9章的内容,并能在审核实践中应用。 3.2.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a)掌握食品安全管理原理及其运用; b)掌握ISO22000标准要求,并应用于审核实践; c)理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微信公众号CHINA-HACCP不错); d)掌握CNAS-CC18:201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的内容; e)全面了解ISO22003标准的内容; f)了解GB/T22004-2007《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2000-2006的应用指南》的内容。 3.2.3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 a)掌握食品安全管理知识食品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术语; 1)HACCP原理、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及评价技术; 2)包括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则; 3)相关行业类别的前提方案(PRPs); 4)特定种类的产品、过程和操作; 5)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及影响控制措施评价的因素; 6)控制措施在食品组织中的应用; 7)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具及其运用(如危害分析、判断树、风险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等)。 b)掌握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 1)食品科学和技术术语; 2)食品分类知识; 3)食品工艺及其特性; 4)食品卫生控制程序; 5)食品工厂设计、布局原则,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 6)食品安全危害(分类及其在不同产品、过程中的存在); 7)食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技术、常用检验方法和设备; 8)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技术要求。 c)食品安全管理专业技能 1)具备实施危害分析的能力; 2)掌握确定、实施和管理控制措施[前提方案(PRPs)、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PRPs)、关键控制点(CCPs)]的方法,评价所选择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掌握评估与食品供应链相关联的潜在食品安全危害; 4)掌握评价所采用前提方案(PRPs)的适宜性,包括对特定行业类别的前提方案(PRPs)建立或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或指南; 5)掌握对审核范围内食品合理预期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的识别; 6)掌握对组织食品安全危害风险的评估; 7)掌握对组织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方法有效性的评估; 8)掌握对组织为实现食品安全目标的管理体系的评价; 9)掌握确定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3.2.4法律法规 a)掌握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b)了解国家认证认可法规、规章要求和国家认证认可体系。 3.3主任审核员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3.3.1管理体系审核 精通并熟练掌握和准确应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原则及相关技术,并在审核实践中具有综合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3.3.2食品安全管理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 a)精通实施危害分析的能力; b)精通确定、实施和管理控制措施[前提方案(PRPs)、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PRPs)、关键控制点(CCPs)]的方法,评价所选择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c)精通评估与食品供应链相关联的潜在食品安全危害; d)精通评价所采用前提方案(PRPs)的适宜性,包括对特定行业类别的前提方案(PRPs)建立或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或指南; e)精通对审核范围内食品合理预期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的识别; f)精通对组织食品安全危害风险的评估; g)精通对组织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方法有效性的评估; h)精通对组织为实现食品安全目标的管理体系的评价; i)精通确定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欢迎关注HACCP公众号); 3.3.3掌握现代食品安全管理前沿技术和动态。 二、心理准备 在准备成为一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之前,先扪心自问以下三个问题: 1、以下这些特质,你具备多少项? 领悟力强、洞察力强、积极好学、不主观、不偏激、认理、任何情况下始终有礼貌、不斤斤计较、善于与人交往、团队意识强、善于协调团队氛围、有很好的自我期许、对自己的发展道路自己很清晰、有自我主见。 2、你目前的状况如何? 你毕业多久?专业?现在的月收入多少?期望拿到审核员之后的月收入是多少?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是怎样的?是真心想从事审核员这个行业还是仅仅因为羡慕这个行业的工资收入? 3、你愿意而且适合:经常性的出差。 三、考核要求 做好以上准备后,参加CCAA组织的考试。一般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都会组织全国统一考试。 根据新版《准则》,对申请人考试还有如下要求: 1、实习审核员申请人考试 应在申请注册前3年内通过CCAA统一组织的“基础知识”考试。 2、审核员申请人考试 应在申请注册前3年内通过CCAA统一组织的“审核知识与技能”考试。 3、主任审核员申请人考试 应在申请注册前3年内通过CCAA统一组织的“管理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考试。 四、注册与再注册 考试通过后,CCAA考核人员将会根据评价考核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形成评价考核结论,给出申请人是否适宜注册的意见。CCAA注册管理人员对考核结论、注册意见进行审定,做出是否予以注册的决定。最后,CCAA秘书长审核注册意见和注册决定,批准注册决定。 各级别审核员应每3年进行一次再注册,以确保持续符合本准则相应注册级别的各项要求。 1、实习审核员再注册要求: a)注册证书到期前3个月内,向CCAA提出再注册申请; b)注册证书有效期内持续遵守审核员行为规范; c)已妥善解决任何针对其审核表现的投诉; d)完成CCAA指定的专业发展活动(适用时)。 2、审核员再注册要求: 前四条同“实习审核员再注册要求”,此外: e)完成历年的年度确认; f)注册证书有效期内,完成至少4次相应认证领域完整体系审核或等效的部分体系审核; g)当不能满足再注册的审核经历要求时,(HACCP公众号)申请人应通过2.6.2规定的笔试。 注:3次部分体系审核可视为1次完整体系审核。本注释仅适用于再注册时审核经历的计算。 3、主任审核员再注册要求: 同“实习注册员再注册要求”。 五、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审核员 因为知识背景的不同、对标准的理解程度不同,审核员队伍的水平也千差万别。而真正对企业有帮助,能获得企业认同感的审核员并不多。有行业同仁曾总结了,成为优秀审核员需要做到“三严”。 1、对事严:向一切问题“亮剑” 古人云:己不正,焉能正人。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审核人员除了严格规范,还要敢于向一切不良行为“亮剑”! 2、对人严:对所有相关方“挑刺” 审核员尽管不是什么“官”,但承担着“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神圣使命,关系着企业质量发展的重任,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更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审核,严把每一次审核关口,既是每一名审核员应当履行的职责,也是每一名审核员必须担当的使命。 3、对己严:对每一次审核“较真”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审核员是认证审核的主体,审核员的价值观、责任心、作风纪律等思想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认证工作的成败。只有坚定不移、始志不渝、持之以恒地抓住审核员这个主体,认证事业才能做大做强。 |
HACCP起源于60年代计划为太空人提供食品而发展起来,70年代将HACCP应用于食品罐头及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到90年代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强烈。因而欧盟及美国先后立法,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实施HACCP制度。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HACCP系统包含有七大原则,以确认制程中之危害及监控主要管制点,以防止危害的发生,此七大原则如下:一.危害分析及危害程度评估由原料、制造过程、运输至消费的食品生产过程之所有阶段,分析其潜在的危害,评估加工中可能发生的危害以及控制此危害之管制项目 (Preventative Measures ,PMs)。二.主要管制点决定加工中能去除此危害或是降低危害发生率的一个点、操作或程序的步骤,此步骤能是生产或是制造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包括原料、配方及(或)生产、收成、运输、调配、加工和储存等。三.管制界限为确保CCP在控制之下所建立的CCP之管制之界限。四.监测方法建立监测CCP之程序,可以测试或是观察进行监测。五.矫正措施当监测系统显示CCP未能在控制之下时,需建立的矫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CA)。六.建立资料记录和文件保存建立所有程序之资料纪录,并保存文件,以利纪录、追踪。七.建立确认程序建立确认之程序,以确定HACCP系统是在有效的执行。
第三方认证机构的HACCP认证,不仅可以为企业食品安全控制水平提供有力佐证,而且将促进企业HACCP体系的持续改善,尤其将有效提高顾客对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信任水平。在国际食品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进口国官方或客户要求供方企业建立HACCP体系并提供相关认证证书,否则产品将不被接受。